[原油期货] 中美贸易谈判似有一定进展 油价继续保持偏强运行

[原油期货] 中美贸易谈判似有一定进展 油价继续保持偏强运行

Azu 2025-09-16 德指直播室 5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重塑市场信心原油需求预期持续升温

一、贸易僵局破冰点燃全球经济复苏希望

2023年第三季度,中美双方在上海举行的经贸磋商中首次就农产品采购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。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披露,中国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2000万吨美国原油进口配额,这一突破性进展直接推动WTI原油期货单日跳涨3.2%,布伦特原油突破95美元/桶关键阻力位。

市场敏锐捕捉到政策转向信号: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最新数据显示,中国炼油厂开工率已回升至78.3%,较谈判前提升4.5个百分点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测算,若协议完全落地,2024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额外增加120万桶,相当于当前全球消费量的1.2%。

这种需求端的结构性改善,正在重构原油定价模型的核心参数。

二、美元走软与库存下降形成双重支撑

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释放暂停加息信号后,美元指数从106.8高位回落至105.3区间,以美元计价的原油资产吸引力显著提升。历史数据表明,美元指数每下跌1%,WTI原油期货价格平均上涨1.8%。当前美元弱势周期与原油消费旺季叠加,造就了完美的做多窗口期。

供需层面更现戏剧性转折: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6周下降,最新库存量降至4.23亿桶,较五年均值低8%。OPEC+在6月维也纳会议上意外宣布延长减产协议至2024年底,沙特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/日的决定,使全球原油供应缺口扩大至每日200万桶。

这种供需错配在技术面上形成强力支撑,布伦特原油月线级别MACD指标已出现黄金交叉。

三、航运数据揭示真实贸易流向

通过全球油轮追踪系统可见,10月以来驶往中国港口的VLCC超大型油轮数量同比激增42%,其中装载美国页岩油的船只占比从15%跃升至28%。新加坡燃料油现货溢价扩大至12美元/吨,创18个月新高,反映亚洲炼厂正积极备货。这些微观层面的证据链,与宏观政策形成共振,验证了市场对需求复苏的判断。

专业机构测算显示,当前原油期货价格中已计入60%的贸易协议利好预期。若后续谈判能在技术转让、关税减免等深水区取得突破,油价存在冲击100美元/桶的动能。但投资者需警惕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等潜在政策风险,建议采用跨式期权组合对冲波动。

多重利好共振下的油价走势推演与投资策略

一、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持续发酵

中东局势为油价注入新的变量:10月7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升级后,霍尔木兹海峡通航风险指数飙升至橙色警戒级别。虽然目前主要产油国未受直接影响,但市场对供应中断的担忧推动风险溢价增加4-6美元/桶。历史经验表明,地缘冲突期间原油期货波动率平均放大35%,建议投资者关注布伦特原油VIX指数变化。

二、技术面与资金面形成正向循环

从持仓结构分析,截至10月10日当周,WTI原油非商业净多头头寸增加4.2万手至28.6万手,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。对冲基金多空比升至4.8:1,显示机构投资者看涨情绪浓厚。技术图形上,布伦特原油周线级别已突破长达半年的对称三角形整理形态,量度涨幅目标指向103美元/桶。

新能源替代效应出现阶段性放缓:国际能源署(IEA)将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速预测从35%下调至28%,电池技术瓶颈导致重卡电动化进程迟滞。这意味着未来三年交通领域原油需求存在上修空间,高盛已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从1.03亿桶/日调高至1.05亿桶。

三、智慧投资者的攻守之道

在当下市场环境中,建议采取"核心+卫星"配置策略:将60%头寸布局于近月期货合约,捕捉短期事件驱动机会;30%资金配置于2024年6月远期合约,博弈中长期供需缺口;剩余10%用于波动率交易。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,可关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(INE)原油期权,利用跨式组合锁定收益。

需要警惕的灰犀牛包括:美联储11月意外加息50基点、美国页岩油产量突破1300万桶/日、以及伊核协议突然达成。建议设置动态止损线,当布伦特原油跌破90美元或WTI失守85美元时启动风控机制。当前市场正处于政策红利与风险累积的微妙平衡期,精准把握节奏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德指期货直播室,本文标题:《[原油期货] 中美贸易谈判似有一定进展 油价继续保持偏强运行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