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

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

Azu 2025-09-03 德指直播室 18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【銅士的瘋狂派對】 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三個月期銅合約在5月17日觸及每噸10,845美元,距離2022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僅差4.2%。這波始於2023年第四季度的凌厲漲勢,恰逢美元指數從114高位回落至104區間,而中國精煉銅進口量同期暴增37%。

金屬市場老手都知道,當「銅士」開始說話時,全球經濟的深層脈動正在顯現。

美元貶值帶來的計價效應不容小覷。聯準會暫緩升息的鴿派轉向,使美元指數在過去六個月累計下跌8.3%。對於以美元計價的銅期貨而言,這相當於自動獲得8%的價格緩衝墊。更關鍵的是,當對沖基金發現10年期美債實質利率已跌破1.5%,他們開始大規模調整大宗商品配置比例——據CFTC數據,銅期貨非商業淨多頭部位在最近八週激增212%,持倉量達到2021年5月以來峰值。

中國需求引擎的重新點火更具發力。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4月銅材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4.8%,其中新能源領域貢獻度達62%。某華東銅桿企業負責人透露,他們接到的光伏逆變器訂單已排到2025年Q1,這直接帶動每月電解銅採購量增加3000噸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國網在特高壓電網建設上的提速——今年前四個月核准的8條線路總投資達887億元,每公里輸電線路需要消耗2.5噸銅材。

供應端的緊繃態勢火上澆油。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3月產量同比下降8.7%,Codelco將年度產量目標下調至132萬噸,較原計劃減少16%。秘魯Las Bambas銅礦的運輸通道糾紛已導致該礦產能利用率長期低於40%。分析師計算發現,2024年全球銅礦供應缺口可能擴大至78萬噸,這相當於LME註冊倉庫現有庫存的3.2倍。

【多空弈的深水區】 當銅價逼近歷史峰值,市場分歧正走向白熱化。高盛大宗商品團隊最新報告將12個月銅價目標上調至12,000美元,其邏輯基於AI數據中心建設帶來的結構需求——每兆瓦數據中心電力設施需要8-12噸銅,而全球在建數據中心總功率已超過100吉瓦。

但摩根士丹利警告稱,中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連續19個月負增長,可能抵消部分新能源需求,他們測算的銅價公允價值應在9,200美元附近。

現貨市場的異常波動值得警惕。上海保稅區銅溢價在5月16日飆升至125美元/噸,創下2021年9月以來新高,但LME現貨合約相對三個月期貨的貼水卻擴大至45美元。這種背離現象暗示實物交割需求與金融投機力量的激烈碰撞。某新加坡大宗商品貿易商透露,部分中國買家正在進行「融資銅」操作——利用人民幣與美元利差進行套利,這可能扭曲短期供需信號。

綠轉型帶來的需求增量可能被低估。國際銅業協會測算顯示,每輛電動車的用銅量是燃油車的4倍,海上風電場每兆瓦裝機需要15噸銅。如果中國今年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45%(前四月為42%),僅此領域就將新增25萬噸銅需求。更關鍵的是,美國《通膨削減法案》要求電動車電池材料40%來自北美,這正在重塑全球銅供應鏈——自由港麥克莫蘭已將30%的陰極銅產能轉移美國本土。

技術面呈現的牛市特徵愈發明顯。銅價月線級別已形成「杯柄形態」,這在2016年銅價翻倍行情前夜曾精準出現。斐波那契回撤顯示,當前價位正處於0.618關鍵阻力位,若能有效突破10,800美元,理論目標位可看至13,000美元。但需警惕的是,COMEX銅期貨未平倉合約量與價格的背離正在加深,這通常預示短期可能出現劇烈震盪。

站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十字路口,銅價的萬元攻防戰已不僅是商品市場的數字遊戲。從智利阿塔卡馬沙漠的銅礦坑,到寧德時代的電池生產線,再到芝加哥期貨交易員的電腦屏幕,這場牽動無數利益的神經網絡,正在編寫新經濟時代的資源敘事詩。當綠革命的齒輪加速轉動,銅士的預言才剛剛開始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德指期货直播室,本文标题:《美元走软与中国需求强劲助推 LME铜价逼近万元大关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